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唯物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一)物质和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二)运动和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整个世界就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二、物质与意识
(一)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或本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