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识分享】关于“禁止强迫劳动法案”怎么考?-事业单位-航帆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公考常识分享】关于“禁止强迫劳动法案”怎么考?

2025-05-21 17:40 6

选择题及答案解析

题目1

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第4条,以下哪项被明确禁止?
A. 奴隶制、奴役和强迫劳动
B. 童工使用
C. 最低工资未支付
D. 职业歧视

答案:A
解析
《世界人权宣言》第4条明确禁止“奴隶制、奴役和强迫劳动”,这是国际法对强迫劳动的直接规定。选项B、C、D分别涉及童工、劳动报酬和反歧视问题,属于其他法律条款(如《儿童权利公约》《劳动法》等)的范畴,与本题无关。

题目2

中国《刑法》第244条规定的“强迫劳动罪”最高可判处多少年有期徒刑?
A. 3年
B. 5年
C. 7年
D. 10年

答案:D
解析
根据《刑法》第244条,强迫劳动罪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选项A为基本刑期上限,但题干明确问“最高刑期”,故选D。选项B、C为干扰项,无法律依据。

题目3

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强迫劳动的定义中,关键要素是?
A. 以暴力威胁强迫劳动
B. 劳动者自愿但受经济压力
C. 以惩罚相威胁,强迫非自愿劳动
D. 限制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

答案:C
解析
ILO第29号公约定义强迫劳动的核心是“以惩罚相威胁,强迫他人从事非本人自愿的所有工作或服务”。选项A仅描述手段之一,B中“自愿但受经济压力”不构成强迫劳动,D涉及劳动时间,与定义无关。

题目4

以下哪项属于国际法允许的强迫劳动例外情形?
A. 家庭企业中的无偿劳作
B. 军事性义务劳动
C. 债务抵押的劳动
D. 监狱内的劳动改造

答案:B
解析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军事性义务劳动(如兵役)属于例外情形。选项A中家庭无偿劳作若非强制则不构成违法;C中债务抵押劳动属强迫劳动;D中监狱劳动需区分性质,若以惩罚为目的可能违法。

题目5

欧盟《供应链法案》主要要求企业做什么?
A. 公开反强迫劳动政策及执行情况
B. 缴纳反强迫劳动税
C. 禁止所有海外投资
D. 仅使用本土供应商

答案:A
解析
欧盟《供应链法案》要求企业披露供应链中的反强迫劳动措施,提高透明度。选项B、C、D均为干扰项,无实际法律依据或与法案内容无关。

题目6

以下哪项是执行反强迫劳动法律的主要难点?
A. 国际社会普遍支持
B. 强迫劳动行为的隐蔽性和跨国性
C. 企业合规成本低
D. 缺乏国际公约约束

答案:B
解析
隐蔽性(如人口贩卖)和跨国性(如跨境供应链)导致取证和追责困难,是法律执行的核心挑战。选项A与难点矛盾,C中合规成本实际较高,D中已有ILO公约约束,故排除。




“禁止强迫劳动法案”考点清单(分类详析)

一、法律基础与框架

  1. 国际法依据

    • 中国已批准第29号、第105号公约,需履行报告义务。
    • 《禁止强迫劳动公约》(第29号,1930年):定义强迫劳动,要求成员国废除。
    • 《废止强迫劳动公约》(第105号,1957年):禁止以政治、经济胁迫等为目的的强迫劳动。
    • 《世界人权宣言》(第4条):禁止奴隶制、奴役和强迫劳动。
    •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明确禁止强迫劳动作为酷刑形式。
    • 联合国公约

    • 国际劳工组织(ILO)核心公约

    • 中国参与情况

  2. 国内法律体系

    • 《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反奴隶制宣言》(中国签署的联合国宣言)。
    • 第32条:劳动者有权拒绝强迫劳动。
    • 第96条:用人单位强迫劳动的,由公安机关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
    • 第244条【强迫劳动罪】: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他人劳动,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关联条款:第244条之一(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其他相关法律

二、核心概念与适用范围

  1. 强迫劳动的定义

    • 国际标准(ILO):以惩罚相威胁,强迫他人从事非本人自愿的所有工作或服务。
    • 国内法律延伸:包括债务奴役、扣押证件、限制人身自由等情形。
  2. 例外情形

    (国际法允许的例外)
    • 军事性义务劳动、社区服务(如缓刑期间)、紧急状态下的公共服务。

三、实施与监督机制

  1. 政府监管体系

    • 定期劳动监察、突击检查、举报投诉渠道(如12333热线)。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
    •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
    • 工商部门(企业资质审查)
    • 主管部门

    • 监督手段

  2. 企业合规责任

    • 供应链尽职调查:企业需排查供应商是否存在强迫劳动风险(如欧盟《供应链法案》要求)。
    • 透明度报告:部分国家要求企业公开反强迫劳动政策及执行情况。

四、典型案例分析

  1. 国内案例

    • 山西等地曝光强迫智障人士劳动,推动《刑法》修订加重刑罚。
    • 国际品牌抵制新疆棉,指控当地存在强迫劳动;中国政府否认并指控西方抹黑。
    • 考点:法律适用争议、国际舆论与法律冲突。
    • “新疆棉”事件

      (2020-2021年):
    • 黑砖窑案

      (2007年):
  2. 国际案例

    • 要求企业披露反强迫劳动措施,影响全球供应链。
    • 联合国报告揭露渔民被囚禁、虐待,推动泰国改革劳工法。
    • 泰国渔业强迫劳动案

      (2015年):
    • 美国加州《供应链透明度法案》

五、争议与挑战

  1. 法律执行难点

    • 隐蔽性

      :强迫劳动常与人口贩卖、非法拘禁交织,取证困难。
    • 跨国性

      :跨境供应链中责任追溯难(如东南亚服装厂)。
  2. 政治与经济博弈

    • 西方制裁

      :以强迫劳动为由限制进口(如美国对新疆产品的禁令)。
    • 企业成本

      :合规审查增加运营成本,中小企业压力较大。
  3. 文化与社会因素

    • 传统债务劳役、移民劳工权益保障不足。

六、备考重点与拓展

  1. 法条对比

    • 国际公约与国内法的衔接(如ILO第29号公约与《刑法》第244条)。
  2. 时事热点

    • 近期涉强迫劳动争议事件(如2023年某国际品牌供应链审查)。
  3. 学术观点

    • 强迫劳动与人权、国际贸易的关系(如WTO框架下的劳工标准之争)。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2026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Copyright © 2006-2025 航帆培训 滇ICP备2023014141号-9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