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以治理成效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治理;民生;基层;农村 ……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巩固农村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民生服务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新时代新征程,基层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在提升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建强组织体系、着力发动群众、加强治理创新,以扎实的治理成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第一段,中心论点段。文章开头即提出,要通过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巩固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文章强调了民生服务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 建强基层组织,将“组织优势”转为“治理优势”。(分论点一)/深化党建引领治理,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是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有机衔接、融合发力,将组织根系延展深扎到治理末梢、联系覆盖到千家万户。坚持以锻造过硬队伍为抓手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模范作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实基层一线治理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文明实践、民政工作等各方治理力量结合起来,推动资源向基层汇聚、政策向基层倾斜,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善治优势。 【第二段,分论点一。建强基层组织,将“组织优势”转为“治理优势”。强调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提出要让党建工作与治理工作相结合,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促进资源和政策向基层倾斜,从而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依靠群众,让“服务对象”成为“主体力量”。(分论点二)/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服务对象,也是重要参与对象,必须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搭建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同协商平台,通过完善联席会议、民情恳谈、议事协商等制度化平台,畅通群众意见表达渠道,让群众的治理“金点子”成为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金钥匙”。基层治理,既要集众智、汇众力,更要听民声、顺民意。应当完善基层治理群众评价机制,以群众考评倒逼基层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为群众办事服务能力,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际成效,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第三段,分论点二。坚持依靠群众,让“服务对象”成为“主体力量”。强调了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倡导构建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同协商平台,让群众的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从而提高基层治理的民主性和有效性。提出通过完善群众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完善治理方式,把“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分论点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基层治理要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新形势下,群众的实际需求更加多样、利益诉求更加多元,这对加强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基层治理的新情况,需要更加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关键小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见证基层治理的每一次变化、每一步发展。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开门抓治理”,深化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设置“民事直说”“书记接待日”等党群沟通有效载体,让党员干部“面对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检验基层治理的成效度,也体现在服务群众的便民度上,善于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不断提升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四段,分论点三。完善治理方式,把“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认为基层治理应当聚焦于群众关心的小事,并将其视为重要的治理任务,通过现代化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服务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以治理成效增进民生福祉,方能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五段,结尾点题。文章在最后总结道,“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而民生服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以治理成效来增进民生福祉,以此回应人民的需求和期待,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