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三支一扶备考:天文常识
(一)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与环系、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及其所占有的空间区域。太阳系内的有八大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二)行星
名称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特点 | 最小 | 轨道最近正圆 唯一自东向西自转的行星 | 有生命 | 与地球最相似 | 最大有光环 | 卫星最多有光环光环最美 | 有光环 | 有光环 |
(三)地球
1.自转与公转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 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2.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是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但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
(口诀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3.板块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四)月球
1.自转和公转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完全一样,所以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2.对地球的影响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成因主要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3.日食与月食
名称 | 日食 | 月食 |
原因 | 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 太阳、月球与地球三点成一条直线, 地球上被月球遮住太阳的地区就是日食 | 当月球运行到与太阳、地球三点成一条直线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中间,遮住了太阳,月球就不会发光,于是就形成了月食 |
分类 | 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 月全食和月偏食 |
备注 | 地球一年内至少有2次日食 | 由于地球本影很长,在月球轨道处, 地球本影的宽度约为月球直径的2.7倍,因此,月食没有环食 |
(五)大气与水流
1.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就是这个道理。
2.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3.臭氧是经过光化学作用自然地产生于地球的平流层或地表上的气体。受到雷击闪电时的高能量电荷或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线冲击时会产生臭氧,在海滨、森林地带会有较多臭氧存在。在闪电时,化学反应会使空气中的有些氧气变成臭氧。浓的臭氧很臭,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还能够漂白与杀菌。稀薄的臭氧能净化空气,反而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4.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