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识分享】关于“汉语拼音起源”怎么考?-事业单位-航帆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公考常识分享】关于“汉语拼音起源”怎么考?

2025-04-22 17:54 12

以下是"汉语拼音起源"的6道选择题,包含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1

汉语拼音方案正式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时间是?
A. 1955年
B. 1958年
C. 1964年
D. 1977年

答案‌:B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2月经全国人大批准推行。A项是国务院成立拼音方案委员会的时间,D项是联合国将其作为国际标准的时间。


选择题2

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最早将汉语拼音作为国际标准?
A.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C. 国际语音学学会(IPA)
D.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答案‌:B
解析‌: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率先通过汉语拼音为国际标准。ISO的正式标准(ISO-7098)发布于1982年。


选择题3

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的语言学家是?
A. 利玛窦
B. 赵元任
C. 周有光
D. 章太炎

答案‌:C
解析‌:周有光主导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提出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三原则。A项是传教士,最早尝试拉丁化;B项设计国语罗马字;D项创制注音符号。


选择题4

汉语拼音中“ü”的特殊书写规则是?
A. 与所有声母相拼时都保留两点
B. 与j/q/x相拼时省略两点
C. 与n/l相拼时保留两点
D. 一律用v代替

答案‌:C
解析‌:汉语拼音规定,ü在与j/q/x相拼时省略两点(如ju, qu, xu),但与n/l相拼时必须保留两点(如nü, lü),避免混淆(如nu vs nü)。


选择题5

以下哪种拼音系统曾长期作为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
A. 国语罗马字
B. 威妥玛拼音
C. 注音符号
D. 邮政式拼音

答案‌:B
解析‌:威妥玛拼音(如Peking、Tsinghua)在1958年前是国际主流。D项是威妥玛拼音的变体,用于邮政系统;A项是国民政府推行的方案。


选择题6

汉语拼音对普通话推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取代了所有方言的使用
B. 统一了汉字的书写形式
C. 降低了文盲率,促进标准发音普及
D. 成为计算机输入的唯一方式

答案‌:C
解析‌:汉语拼音通过注音识字,使1950年代文盲率从80%降至20%,并规范了普通话发音。A项错误,拼音不取代方言;B项是汉字简化工作的作用;D项不准确,拼音输入是主流但非唯一方式。

以下是关于"汉语拼音起源"的考点清单,按时间顺序和知识模块分类整理:

一、历史背景与前期探索

  1. 古代注音方法

    • 直音法‌:汉代使用同音字注音(如"读若某")

    • 反切法‌:东汉末年开始(如"冬,都宗切")

    • 注音符号(1918年)‌:章太炎创制,37个符号(后增为40个)

  2. 西方传教士的尝试

    • 利玛窦《西字奇迹》(1605年):首个用拉丁字母标注汉字发音

    • 威妥玛拼音(1867年):英国外交官Thomas Wade创制,长期作为国际标准

  3. 晚清至民国的改革运动

    • 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1892年):首套中国人自创拉丁字母拼音方案

    • 钱玄同、赵元任等提出"国语罗马字"(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1950s)

  1. 核心推动力量

    • 毛泽东指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 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1955年)

  2. 方案制定过程

    • 借鉴赵元任"国语罗马字"和瞿秋白"拉丁化新文字"

    • 周有光提出"汉语拼音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 1958年2月全国人大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3. 方案特点

    • 采用26个拉丁字母

    • 保留声调符号(ā á ǎ à)

    • 规定隔音符号(')和ü的书写规则


三、国际标准化与推广

  1. 国际认可进程

    •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作为国际标准

    • 1982年ISO-7098成为国际标准

    • 2009年台湾地区正式采用汉语拼音

  2. 重要应用领域

    • 基础教育:1958年后成为小学必修内容

    • 信息技术:GB 2312-1980字符集收录拼音

    • 国际交流:取代威妥玛拼音(如"Beijing"替代"Peking")


四、相关考点对比

对比项注音符号威妥玛拼音汉语拼音
创制时间1918年1867年1958年
符号类型汉字部件衍生符号拉丁字母拉丁字母
国际通用性仅限台港澳地区曾为国际主流现行国际标准
声调标注符号标在右上方数字标在右上方符号标在韵母上方
典型例子ㄅㄆㄇㄈPeking(北京)Beijing

五、高频考点清单

  1. 时间类

    • 汉语拼音正式批准时间:1958年

    • 成为国际标准时间:1982年

    • 注音符号推行时间:1918年

  2. 人物贡献

    • 周有光:"汉语拼音之父"

    • 利玛窦:最早拉丁化尝试

    • 赵元任:国语罗马字主要设计者

  3. 方案特点

    • 与威妥玛拼音的主要区别(如j/q/x代替ch'/ch'')

    • ü的特殊书写规则(与n/l相拼时保留两点)

    • 隔音符号使用场景(如"西安"写作Xi'an)

  4. 影响意义

    • 扫盲作用:1950年代文盲率从80%降至20%

    • 对普通话推广的促进作用

    • 在计算机输入法中的基础地位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2026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Copyright © 2006-2025 航帆培训 滇ICP备2023014141号-9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