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三农及乡村振兴时政考点汇总3-三支一扶-航帆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三农及乡村振兴时政考点汇总3

2025-04-18 14:35 4

41.2023年10月24日,2023中国国际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在唐山市开幕,大会以“地标赋能贸通全球”为主题。

42.近日,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绘制了基于一万余份水稻样本的群体变异图谱,这意味着水稻育种从此有了万份级样本的“数字地图”,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基因的自然变异尤其是稀有变异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43.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9日、第25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开幕,会上公布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

44.2023年10月16日,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江苏南京启动。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同时,这一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45.水利部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初步形成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格局。到2035年,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46.2023年10月14日,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测产验收会在四川省凉山州德

昌县举行,最终测定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丘,创造了杂交水稻单季亩产的世界新纪录。

47.习近平近日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江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48、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6%。

49、2023年9月23日是秋分、是我国的重要节气、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2023年丰收节全国主

场活动在安徽芜湖举办,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

50、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仟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计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51、2023年9月19日,以“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暨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论坛开幕式在陕西杨凌示范区举行。

52、《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近日全文发布。《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全国防沙治沙的目标任务,即到202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02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3000万亩;到

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9000万亩,全国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防沙治沙取得决定性进展。

5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立。《实施意见》确定了农作物种子认证“统一管理、共同规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明确了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在相关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54、8月26日,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郑州开幕。本届粮食交易大会以“强产业促流通开新局”为主题。

55、近期,水利部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5.34万平方公里、较2021年减少2.08万平方公里、减幅0.78%、年际减少量和减幅均较上年度有所扩大。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88%提高到72.26%。

56、8月1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三区四带”: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

57、《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十地保护法》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一周年。黑十地是地球上稀有的十壤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58、2023年7月26日上午,2023美丽乡村国际论坛在陇南康县美丽乡村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举行。本次论坛围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以国际范、民族风、甘肃味、乡土情、生态美、签约实六大亮点全方位展示甘肃形象、扩大甘肃影响。

59、习近平7月2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会议

强调,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

进一步采取过硬实招。要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

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要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60、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2022年减少127.4万吨(25.5亿斤),下降0.9%。

61、2023年7月3日,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在山东聊城开幕,本届大赛以“塑匠心育人才,强产业促振兴”为主题。

6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7月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新任总干事选举,中方候选人、现任总干事屈冬玉以高票成功胜选连任。

63、2023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三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64、《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近日印发、明确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等4方面重点任务。

65、6月17日,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通过了调水工程的通水阶段验收,标志着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具备了通水条件。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组成、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三大部分。

66、近日,《中国干旱区研究宣言》发布了,《宣言》指出,我国内陆干旱区半干旱区面积多达345万平方公里、超过中国陆地国十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和敏感的区域。

67、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规划纲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68、5月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总部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向新认定的24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颁发证书。中国4地被授予证书。分别是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69、近日,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农业设施工程主体在海南三亚建成,这是且前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资源圃全部建成后,可满足今后30年野生稻资源保存需求。

70、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

71、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4月25日在山东潍坊开幕,本届博览会主题为“智造农业数联乡村”。

72、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  《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3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数字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9亿,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有条件的行政村覆盖,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6.5%,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5800亿元,全国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

7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74、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三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四是赓续农耕文明;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关键还是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75、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

76、从西南大学获悉,我国科学家以中国特有家鸡品系胡须鸡为材料,在国际上率先绘制完成家鸡的全基因组完整图谱,实现了基因组图谱绘制技术首次在经济动物中的应用。这是继去年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公布以来,首个发表的脊椎动物基因组完成图。

77、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正式签署了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合作备忘录。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称号。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2026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Copyright © 2006-2025 航帆培训 滇ICP备2023014141号-9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