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以下是“国际刑警组织”的6道选择题,以及对应的答案和解析:
题目1: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仅次于联合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国际刑警组织成立于哪一年?
A. 1919年
B. 1923年
C. 1945年
D. 1956年
答案:B
解析:国际刑警组织成立于1923年,最初名为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1956年更名为国际刑事警察组织(Interpol)。
题目2:
国际刑警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A. 执行委员会
B. 秘书处
C. 全体大会
D. 国家中心局
答案:C
解析:国际刑警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大会,由各成员国代表团组成,负责审议和批准相关报告、决定规章制度、选举人员等。
题目3:
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国际通缉令中,最著名的是哪一种?
A. 蓝色通报
B. 绿色通报
C. 红色通报(红色通缉令)
D. 黄色通报
答案:C
解析: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国际通缉令中,最著名的是红色通报,也称红色通缉令,由经办国国际刑警中心局局长和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秘书长共同签发,用于寻求对逃犯的国际协助和逮捕。
题目4:
中国是在哪一年被正式接纳为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国的?
A. 1980年
B. 1984年
C. 1989年
D. 1990年
答案:B
解析:1984年9月5日,在卢森堡举行的第53届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年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正式接纳为该组织的成员国。
题目5:
国际刑警组织的总部目前设在哪个城市?
A. 维也纳
B. 巴黎
C. 里昂
D. 柏林
答案:C
解析:国际刑警组织的总部最初设在奥地利维也纳,后迁到德国柏林,二战后迁回维也纳,1989年以前设于法国巴黎,其后迁往里昂。
题目6:
国际刑警组织的主要责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调查恐怖活动
B. 调查有组织罪案
C. 介入政治罪行
D. 调查毒品走私
答案:C
解析:国际刑警组织的主要责任包括调查恐怖活动、有组织罪案、毒品、走私军火等罪案,但它需要保持政治中立,不会介入任何政治、军事、宗教或种族罪行。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国际刑警组织”的考点清单,内容详细且分类清晰:
成立时间与更名
成立时间:1923年
前身: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
更名时间:1956年更名为国际刑事警察组织(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简称国际刑警组织(ICPO),通称Interpol。
规模与成员
规模: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仅次于联合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
成员数量:拥有194个成员国(数据可能随时间变化,此为最新信息)。
宗旨与目标
宗旨:保证和促进各国警方之间最广泛的相互支援与合作,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打击普通犯罪的各种机构和制度。
目标:以民众安全为先,主要调查恐怖活动、有组织罪案、毒品、走私军火、偷运人蛇、清洗黑钱、儿童色情、高科技罪案及贪污等罪案。
资金来源
每年预算逾7800万欧元,全部由成员国拨出。
全体大会
性质:最高权力机关。
组成:由各成员国代表团组成。
职能:每年召开一次,审议和批准秘书长制定的下一年度的报告,决定其他必要的规章制度,选举履行有关职权的人员等。
执行委员会
组成:由大会选出的13个成员国的代表组成。
职能:负责监督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准备大会的工作日程、监督秘书长的管理情况等。
秘书处
组成:由秘书长和该组织的技术、行政人员组成。
职能:负责执行大会和执委会的决议、编辑各种刊物、通缉作案逃犯等。
国家中心局
性质:国际刑警组织在各国的常设机构。
组成:由各国自行指定的警察机构担任。
职能:既是各成员国的一个警察部门,依法承担本国的警察职能;又是国际刑警组织的法定机构,在国际范围内代表本成员国履行联络和执法合作事务。
主要责任
调查恐怖活动、有组织罪案、毒品、走私军火、偷运人蛇、清洗黑钱、儿童色情、高科技罪案及贪污等罪案。不过,国际刑警组织并无执法权力。
合作方式
通过其安全的全球警务通信系统,使各国警方能够迅速分享重要犯罪信息。
发布国际通缉令,即“红色通告”,以寻求对逃犯的国际协助和逮捕。
分类
国际通报分为红色通报、蓝色通报、绿色通报、黄色通报、黑色通报五种类型,它们都以通报的左上角国际刑警徽的颜色而得名。此外,还有橙色通报和紫色通报。
红色通报(红色通缉令)
性质:最著名的国际通报,由经办国国际刑警中心局局长和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秘书长共同签发。
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大头照、身份描述(如姓名、国籍、外貌特征等,有的还标明了指纹、护照或身份证件号码等)和司法内容(主要说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及通缉的法律根据,包括案情摘要、同案犯、罪名、引用法律条款、刑期、执法时效和逮捕证、判决书等)。
目的:应特定国家中心局的申请,针对需要逮捕并引渡的在逃犯作出的一种通报。
有效期:5年。期满之后没有抓到犯罪嫌疑人,可以再续5年,直到抓住为止。
其他通报类型
蓝色通报:国际情报参照通缉令,要求得到国际罪犯的所在地、身份、犯罪经过等有关情报。
绿色通报:国际防范通缉令,通报国际惯犯,敦促各国搜查机关注意。
黄色通报:国际行踪不明者通缉令,要求得到行踪不明者和无自救能力者等的相关情报。
黑色通报:国际身份不明死者通缉令,通报在成员国内发现的身份不明死者并提供身份参照。
橙色通报:国际恐怖活动通缉令,用于通报国际恐怖活动等。
紫色通报:国际特殊犯罪手法通缉令,通报特殊的犯罪案件和手法,提醒各国搜查机关注意。
中国加入
1984年9月5日,在卢森堡举行的第53届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年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正式接纳为该组织的成员国。
同年11月,“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在北京成立。
总部迁移
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最初设在奥地利维也纳。
二战期间,该组织迁到德国首都柏林,一度受纳粹组织控制。
二战后,总部迁回维也纳。
1989年以前,总部设于法国巴黎,其后迁往里昂。
国际警察日
由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和中国公安部合办,定于每年的3月14日,旨在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方面合作。
保持政治中立
国际刑警组织需保持政治中立,不会介入任何政治、军事、宗教或种族罪行,也不会介入非跨国罪案。
资料档案库与实验室
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建有一个存有150余万名国际刑事罪犯材料的资料档案库和一座用以鉴定货币及其它有价证券真伪的实验室。
高效通讯系统
国际刑警组织拥有高效的通讯系统,如I-24/7,是经过加密的全球警察通讯系统,让国际刑警组织的所有成员国或地区可以透过一系列的数据库,分享情报和刑事资料。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