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基于以上内容是六道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选择题及其答案解析:
题目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A. 现代化的农业
B. 现代化的工业
C. 现代化的服务业
D.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答案:B
解析:现代化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题目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A. 完整性
B. 先进性
C. 开放性
D. 安全性
答案:C
解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而开放性虽然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但在此处不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提及。
题目3: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时,以下哪一项不是关键举措?
A. 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
B. 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化
C.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D.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答案:B
解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包括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而“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化”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相悖,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题目4:
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三样”行业指的是什么?
A. 钢铁、煤炭、水泥
B. 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
C. 电子、信息、通信
D. 机械、化工、纺织
答案:B
解析:“新三样”行业指的是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题目5:
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条件体系的一部分?
A. 基础设施体系
B. 要素供给体系
C. 市场竞争体系
D. 产业生态体系
答案:C
解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条件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体系、要素供给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产业生态体系、空间承载体系、制度政策体系等,而市场竞争体系虽然对产业发展有影响,但不属于此处的支撑条件体系。
题目6: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以下哪一项举措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A.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B. 推动平台企业无序扩张
C. 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D. 善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
答案:D
解析:善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手段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平台企业无序扩张和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虽然对产业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无直接关联。
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考点清单:
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意义: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也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应对风险挑战、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产出效率、经济效益。
现代化的农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现代化的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化的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要持续巩固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硬件”基础设施,同时高度重视发展支撑电力、金融、网络平台等高效稳健运行的“软件”基础设施。
基本特征:
完整性:产业之间和各个细分产业内部构成结构合理。
先进性:产业发展质量处于高水平状态。
安全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靠,不受外部因素过度干扰。
时代特征:
智能化: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化: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降低能耗和排放。
融合化:推动产业间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撑体系:
产业结构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与产业质量两个方面。
产业能力体系:包括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供应链组织能力四种能力。
支撑条件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体系、要素供给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产业生态体系、空间承载体系、制度政策体系六种体系。
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根据产业的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凝练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如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行业,要大力支持企业深度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推动优化行业技术标准,营造良好竞争环境。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善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做好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大文章。
加强平台企业监管与支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
成功案例:如长沙市三一重卡超级工厂、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生产实践。
实践探索:各地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