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识分享】关于“中概股”怎么考?-事业单位-航帆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公考常识分享】关于“中概股”怎么考?

2025-04-08 17:55 5

中概股选择题(附答案与解析)

1. 中概股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A. 直接控股境内实体
B. 通过VIE架构实现协议控制
C. 仅限科技类企业
D. 无需遵守境外监管规则

答案:B
解析:中概股的核心特征是通过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实现协议控制,以规避外资准入限制。选项A错误(实际为间接控制),C(行业不限科技类)、D(需遵守两地监管)均不符合定义。

2. 以下哪个事件直接加速了中概股回归港股的趋势?

A.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
B. 滴滴赴美上市突遭网络安全审查
C. 美国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
D. 科创板推出注册制

答案:B
解析:2021年滴滴上市后遭网络安全审查,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推动阿里、京东等企业加速赴港双重上市。选项C(HFCAA)是长期退市压力,但B是更直接的导火索。

3. 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主要针对中概股的哪一问题?

A. 财务数据不透明
B. 审计底稿跨境监管冲突
C. VIE架构合法性
D. 网络安全风险

答案:B
解析:HFCAA要求中概股向美国监管机构(PCAOB)全面开放审计底稿,否则面临退市。选项A(不透明)是表象,B是核心矛盾。

4. 以下哪家中概股的回归路径属于“双重主要上市”?

A. 京东(港股二次上市)
B. 阿里巴巴(港股双重上市)
C. 百济神州(A股+美股+港股三地上市)
D. 新东方(美股保留,业务转型)

答案:B
解析:双重主要上市指两地独立上市,符合两地监管(如阿里)。二次上市(A)以美股为主,港股为补充;C为多地上市,D未退市。

5. 投资者通过哪种渠道可以参与中概股交易?

A. 直接购买美股需境外账户
B. 港股通可交易所有港股中概股
C. QDII基金仅投资美股中概股
D. A股账户可直接买卖中概股

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需境外账户或QDII)。港股通仅覆盖部分港股中概股(B错误);QDII可投资多市场(C错误);A股无法直接交易(D错误)。

6. 红筹股与中概股的关键区别是?

A. 红筹股注册地在中国境外
B. 中概股仅限科技类企业
C. 红筹股不受中国监管
D. 中概股必须采用VIE架构

答案:A
解析:红筹股指注册地在境外(如开曼)但业务在境内的企业(如腾讯),中概股范围更广(含红筹股和非红筹架构企业)。选项B、D错误(行业、架构无强制要求),C错误(仍受中国监管)。

总结:题目覆盖核心定义、监管、事件、投资及概念辨析,需结合资料细节判断。


中概股考点清单

(分类清晰,内容详细,适用于考试复习或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1. 定义

    • 指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但在中国境外(如美国、香港、新加坡等)上市的企业股票。

    • 常见上市地: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香港(港股)、新加坡等。

  2. 核心特征

    • VIE架构(可变利益实体):通过协议控制境内实体,规避外资准入限制。

    • 跨境监管:需遵守上市地法律及中国境内法规(如数据安全、外汇管制)。

  3. 企业类型

    • 互联网科技(如阿里、腾讯)、教育(如新东方)、消费(如拼多多)、金融(如陆金所)等。

二、上市地点及方式

  1. 美国市场

    • 上市方式:IPO(直接上市)、SPAC(借壳上市)。

    • 监管要求:需符合SEC规则,如《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

  2. 香港市场

    • 上市方式:H股(直接上市)、双重主要上市、二次上市(如阿里、京东)。

    • 优势:靠近本土市场,规避中美关系风险。

  3. 新加坡及其他

    • 新加坡:门槛较低,适合中小企业;

    • 瑞士、伦敦:少数案例(如蔚来瑞士上市)。

三、发展历程与关键节点

  1. 萌芽期(1990s-2000s)

    • 首批中概股:中华网(1999年纳斯达克上市)。

  2. 爆发期(2010s)

    • 互联网巨头集中赴美上市(阿里2014年、京东2014年)。

  3. 监管收紧期(2020s)

    • 事件驱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2020年)、滴滴网络安全审查(2021年)。

    • 政策影响:美国HFCAA法案、中国《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四、监管政策与合规风险

  1. 国际监管

    • 美国:HFCAA要求审计底稿全面开放,否则面临退市。

    • 中国:VIE架构合法性争议、数据安全审查(如《个人信息保护法》)。

  2. 合规挑战

    • 审计冲突:中美审计监管合作(PCAOB检查中概股审计底稿)。

    • 退市风险:多家企业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如百济神州、再鼎医药)。

五、风险与挑战

  1. 系统性风险

    • 地缘政治风险:中美关系波动影响估值。

    • 政策不确定性:行业监管(如教培“双减”政策冲击好未来、新东方)。

  2. 企业自身风险

    • 财务合规:做空机构狙击(如浑水做空瑞幸、爱奇艺)。

    • VIE架构风险:实际控制权争议、法律漏洞。

  3. 市场风险

    • 流动性风险(美股流动性高于港股,但中概股交易活跃度低)。

    • 汇率风险(美元/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波动)。

六、重要事件与案例

  1. 标志性事件

    • 瑞幸咖啡造假(2020年):触发中概股信任危机。

    • 滴滴赴美上市突遭网络安全审查(2021年):加速中概股回归浪潮。

  2. 典型案例

    • 阿里:纽交所上市→港股双重上市(2019年)。

    • 新东方:教培政策下转型直播带货,港股股价暴涨。

    • 百济神州:三地上市(美股、港股、A股)。

七、投资相关考点

  1. 投资渠道

    • 美股:直接开户(需境外账户)、QDII基金。

    • 港股:港股通、直接开户。

  2. 注意事项

    • 信息披露差异:美股披露更严格,港股需关注合规公告。

    • 估值逻辑:科技股看用户增长(如拼多多),消费股看市场规模。

  3. 风险对冲

    • 分散投资(美股+港股+A股);

    • 关注企业回归计划(如B站赴港二次上市)。

八、未来趋势

  1. 回归潮

    • 港股成为主要承接市场(如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双重上市)。

  2. 政策导向

    • 中国推动“跨境审计监管合作”,降低退市风险。

    • 科创板、创业板吸引硬科技企业回流。

  3. 行业分化

    • 科技、消费类仍倾向境外融资;传统行业或回归A股。

九、易混淆概念辨析

  1. 中概股 vs. 红筹股

    • 红筹股:注册地在中国境外(如开曼群岛),但主要业务在内地(如腾讯)。

    • 中概股:范围更广,包括红筹股及非红筹架构企业。

  2. 双重主要上市 vs. 二次上市

    • 双重主要上市:两地独立上市,符合两地监管(如阿里)。

    • 二次上市:以美股为主,港股为补充(如京东)。

总结:中概股考点需结合定义、监管、风险、案例及投资逻辑,重点关注中美监管博弈、企业合规及市场趋势。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2026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Copyright © 2006-2025 航帆培训 滇ICP备2023014141号-9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