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和美乡村,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关键词:乡风乡韵乡愁;乡村振兴 一个普通的山村,没有奇山异水,一度还是个“后进村”,如今却成了“乡村振兴先行村”。/ 漫步村里,村居外墙玻璃橱窗内,陈列着一杆旧秤,取名“百姓心里有杆秤”,成了游客打卡点。曾经的老印染厂、老茶厂改建成博物馆、艺术馆,吸引八方来客寻找乡愁。一个个这样的“微改造”“精提升”让村子韵味十足。/ 村党委书记罗国海道出发生巨变的秘诀:“我们在乡村建设中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农文旅融合发展,蹚出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新路。” 【第一段,中心论点段。介绍了坡塘村由一个普通甚至落后的山村转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过程,通过具体的例子(如“百姓心里有杆秤”成为游客打卡点,老印染厂、老茶厂改建为博物馆、艺术馆)展示了乡村的变化。使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山村的变化,然后具体列举变化的表现,最后通过村党委书记的话总结变化的原因。通过“后进村”与“先行村”的对比,引起读者兴趣。】 乡村如何成为亿万农民的幸福家园?村庄如何吸引人气、焕发活力?坡塘村的发展实践,给各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启示。 【第二段,过渡段。提出两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乡村如何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并指出坡塘村的发展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启示。使用疑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为下文的深入讨论做铺垫。“……的发展实践,给……以启示”的结构,可以灵活应用于其他文章中,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 和美乡村建设要打造乡韵,拒绝“千村一面”。广袤乡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座小桥、一塘春水、一种传统手艺或特色小吃,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独特的符号,要保护好这些特色元素。/乡村建设中,要以人口变动、发展趋势等为依据,既不能照搬城市套路或者“以洋代土”,把村庄建得不伦不类;也不能统一模式搞“千村一面”。要保留乡土味道,立足乡村现有基础开展规划建设,统筹考虑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与自然环境融合,体现风土人情特色,精心打造一村一韵。 【第三段,分论点一,和美乡村建设要打造乡韵,拒绝“千村一面”。强调乡村建设中要突出差异化、个性化,保护乡村特色,避免同质化。提出“广袤乡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观点,强调乡村的独特性。提供了具体方法,如保留乡土味道,考虑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以及根据人口变动和发展趋势规划。】 和美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愁,不搞“大拆大建”。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离不开拆旧建新,但不能大拆大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是乡村鲜明的标识,也是乡村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乡村建设要体现“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尽量保留山水原生态,保护好传统村落街巷,守护好老屋古树,盘活当地戏曲、服饰、美食、民俗等文化内容。/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让那些能够代表乡村的特色文化凸显出来,留住乡愁乡情的寄托。 【第四段,分论点二,和美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愁,不搞“大拆大建”。讨论了乡村建设中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自然风貌,提出“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的理念。引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金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通过具体措施(如保护传统村落、盘活文化内容等),阐述如何实现这一理念。】 和美乡村建设要涵养乡风,不能“有形无神”。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重视地方戏曲、古法手艺、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发扬好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邻里关系、乡风民俗。同时,要结合时代特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平台,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文明家庭评选、道德积分评比等活动,积极培育遵纪守法、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提振广大农民的精气神。 【第五段,分论点三,和美乡村建设要涵养乡风,不能“有形无神”。强调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物质建设,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提出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式,提升乡村的精神面貌。使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物质与精神建设的关系。列举了多种具体措施,如文明家庭评选、道德积分评比等,使文章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征程上,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找准特色,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第六段,结尾点题。总结了和美乡村建设的意义,强调要在尊重历史、文化、规律和自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受益。重申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性,将其与农业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联系起来。使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尊重自然”等词语,强化了文章的核心观点,为全文画龙点睛。】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