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超过100亿吨,若不妥善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浪费宝贵资源。面对这一挑战,我国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从技术创新、资源化利用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探讨“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 技术创新驱动固体废物处理高效化。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实现固体废物高效处理的关键。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该县通过智能化垃圾收运系统,实现了易腐垃圾的精准分类和全程监管。收运回来的易腐垃圾经过固液分离、除杂等流程后,废水可以处理成工业用水,而废渣则被转化为虫饲料,用于养殖黑水虻。这种生物降解方式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亚洲首套生物航煤大型工业化装置的成功运行,将餐饮厨余等易腐垃圾中的废油转化为生物航煤,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碳排放。这些技术创新为固体废物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资源化利用提升固体废物价值。资源化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不仅可以减少填埋量,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重庆市在处理建筑垃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将建筑垃圾细分为多种规格的再生骨料,用于生产透水砖等环保建材,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难题,又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重庆还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土石方和渣土进行生态修复,大幅降低了回填成本。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固体废物的价值,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策支持保障“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政策支持是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例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在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计划实施3700余项工程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全面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将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进展评价办法,进一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无废城市”建设不仅是应对固体废物挑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创新、资源化利用和政策支持,我们可以实现固体废物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共同营造清洁、美好的生活环境。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